大學時最崇拜的學姐許惠晴最近在新樂園開展了~這幾年修讀師大美術系博士班新媒體科技藝術組的她,
作品的訴求更精準及明朗了,
錄像作品的畫面及技術也愈來愈俐落,
很開心能有機會在現場跟藝術家本人討論作品脈絡及創作過程,
雖然我不像學姐有持續在創作,
但透過與惠晴學姐的對談,
發覺我對賞析作品的角度及眼光也跟著提升了,
有感於很多人其實不太懂得如何欣賞當代的藝術創作,
加上身為惠晴學姐的忠實粉絲
我想用我的角度分享如何去欣賞當代藝術家許惠晴的創作看點
展覽資訊 :
邊境漫遊郭慧禪、許惠晴雙個展
-
展期:2021-11-13 ~ 2021-12-05(下午5:00~6:30有藝術家座談會)
-
地點 :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1巷15-2號一樓
-
參展藝術家 : 郭慧禪、許惠晴
我與許惠晴的故事
許惠晴是我台南女中的美術社學姐
當年很感謝有她,
讓我得知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現在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有藝教系推甄入學的機會,
我才能透過推甄免去聯考而順利成為公費生~
大學時期我便因為惠晴學姐在系所電梯展出的一件裝置作品"上上下下",
而對她的創作能量印象深刻,並從此成為忠實小粉絲
這件裝置作品是許惠晴學姐大學時的作品,
記得當時電梯門打開時,看到眼前一片藍紫色燈光,
內心就有種要走入異世界的奇幻感覺,
心情真的跟作品名稱一樣有點"上上下下"
搭電梯時感覺被很多無聲的眼睛盯著,
頭上還有圓椎型的尖刺壓迫著,
最近與她聊起這件作品的創作理念時,
發覺他正是想抒發每次搭電梯時那種壓迫、暈眩、焦慮、不安全感的感覺,
想必當時的她就已經感受到很多空間或生活上的制約壓力,
這些內心揪結的能量也陸續爆發在她之後的作品中~
原本是師範公費生的她,
畢業後沒先去學校服務而是跑去當空姐(光考上就讓我崇拜不已)
當時對這位學姐的率性行動力真是佩服到不行
惠晴學姐後來為了履行公費生義務以及克服不了暈機(這真的太痛苦了)
而決定放棄空服員工作回來從事教職兼藝術創作,
但空姐那段人生經歷則成為她之後創作軌跡中很重要的養份及基石!
當代藝術家許惠晴創作的3大看點
1.不用畫筆創作
惠晴學姐的創作媒材很有趣!
從以前到現在我看過他用空間裝置、收集自己身體的嘔吐物、車衣縫布、多媒體錄像等等
就是沒看過她用畫筆呈現的作品~
當代藝術的呈現方式更多元豐富,
不再受限於傳統的油畫、水彩、水墨等平面呈現,
而可以加入空間的概念,讓觀眾進入作品,
感受作品的氛圍甚至成為作品的一部份!
或是利用現在的錄像技術,
呈現時間、動作表演及更多思考的元素,
例如這次惠晴學姐運用錄像作品呈現女性在家中常被賦予的責任:
打掃垃圾、煮飯、洗燙衣物、清潔衛浴等等......
其中為了讓畫面更富變化性,
她在鍋子及浴缸裡加入乾冰,
讓視覺產生更多非現實的趣味,
而最主要的看點其實就是藝術家許惠晴本人,
我會去觀察她身上為何要穿戴這些首飾珠寶?
她用了哪些儀式性的動作去表達內心的訴求?
有哪些衣服是她之前的作品被偷渡到這次的影像中?
透過去觀察這些影像中的種種細節,
接著在內心開始跟藝術家產生對話及連結,
更深層去賞析這件創作!
當中很多衣服其實是藝術家許惠晴之前創作的作品之一,
她也曾經把它穿在自己身上出現在展場哦~
2.勇敢呈現自己外在及內在的真實感受
我最佩服學姐的是身為女性還是位現職教師,
卻不怕旁人眼光,
敢在藝術創作中讓自己穿著緊身衣或睡衣,
真實呈現自己外在及內在的樣貌,
好幾次可以在觀看她的作品感受到作品想要呈現的衝突反思,
她很關注女性角色及被傳統價值或外在期望所框架制約的感受,
比如這次的作品名稱是"安全演示"
女主人在家中常被期待要把自己打扮漂亮、打掃廁所、清理垃圾、煮三餐、整理衣物等工作,
剛好跟空服員被認為要很亮麗、清潔機艙及服務客人飲食等工作性質很相像,
但其實空服員存在的最重要任務,
卻是為了在緊急情況下協助乘客安全逃生!!!
曾聽學姐分享過~
有些空姐或許身材不好或年紀比較大了,
但往往她卻是逃生引導最專業的人員,
空服員最重要的工作任務卻被主流偏見給主導~
有時空服員不夠年輕貌美反而會被客訴....
真的是本末倒置
藝術家許惠晴長期關注自身身體的社會化歷程,
藉由創作過程反思生命感知經驗中的矛盾與掙扎,
在找尋身體自主性的過程中~
同時觸及不同面相的身體景觀,
進而引導觀者重新閱讀自身生活經驗。---邊境漫遊展覽說明
創作以身體作為藝術表現媒介,透過身體刻意化動作的言語作為觀念的延伸,
將平凡無奇的日常性身體,機械化、儀式化、簡易化的動作表徵,
圈構出不尋常的迴路氛圍,
指涉出對種種既定的社會模式的反殖狀態。---許惠晴
3.可以和藝術家對話及分享感受
欣賞當代藝術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就是有機會跟藝術家面對面座談!
每次展覽期間,
藝術家都會安排座談的機會或是親臨現場跟觀眾互動,
這也是我最期待的時刻,
因為這時我就可以把剛剛觀展時滿滿的感受及疑問,
一口氣跟藝術家本人對答案,
往往我們在對談的過程都會有很棒的感動及驚奇,
有時又可以激發出更有趣的延伸觀點或火花,
最重要的是可以跟藝術家的內心世界更貼近,
並理解惠晴學姐創作背後的小祕辛~
比如這次的錄像場景是在藝術家自己的家中,
之前的作品惠晴學姐多是去外面借場地,
並請專業攝影師花一天的時間拍攝,
這是第一次她將自己家的樣貌呈現在作品裡,
就是為了讓觀眾能更貼近她的生活領域,
讓作品更有溫度~
還有浴室地板那些各式各樣的清潔劑......
真的是學姐平時在家用的,
並不是特別去買來的道具~
而且學姐說那只是家中的一部份,
當場真是驚呆我了~(因為我幾乎不用清潔劑的不用清潔劑也是另一種驚呆
)
-
-
這次觀展體驗到惠晴學姐的作品~
-
比以往更能把視覺元素及想帶入的議題同時呈現在作品中,
-
我可以不用透過說明就能讀出她作品的意涵!
-
她的作品脈絡及特性也更清晰了,
-
受到博班的薰陶也昇華了自己的錄像呈現!
-
例如人類過度消費製造垃圾、居家斷捨離、女性社會刻板印象等....
-
能更直接感受到藝術家想說的話,
-
以及其中蘊釀的情緒及反思的控訴!
-
-
或許她很需要這樣的創作歷程去抒發內心的矛盾及向社會提問!
-
我猜想這可能是為何她在從事教職工作之餘,
還願意不斷進行藝術創作的原因
-
2021-12-05下午5:00~6:30在新樂園有藝術家座談會
-
歡迎有興趣參觀展覽的朋友可以把握機會到場與藝術家面對面交流哦~
-
另一位藝術家郭慧禪的作品也非常有意思~
-
是可免費直接到場參觀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