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靠輸出達到轉變
這本書之所以讓我信服,
不只是因為作者整理了非常多實用且淺顯易懂的輸出方法,
最重要的是他本人就是個輸出的見證典範,
作者是位日本的精神科醫生,
當醫生想必已經很忙碌了,
但他同時也是個出版過二十幾本著作的作家。
作者每個月的閱讀量,平均都有二十八本以上,至今持續超過三十年。
這樣的輸入量可以說非常大,但有一天他突然覺得,
不管看再多書,自己仍然毫無成長。
於是從那之後,他便開始刻意加強自己的輸出,直至今日。
樺澤紫苑自己的輸出方式:
電子報:每日發行,持續13年
Facebook:每日更新,持續8年
YouTube:每日更新,持續5年
寫作:每日3小時以上,持續11年
出版:每年平均2~3本,連續10年
新作講座:每個月2場以上,連續9年
面對如此大量的輸出,
但他每天至少都有7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
而且他每天晚上6點以後不工作;
每個月會看10部以上的電影;
每個月看20本以上的書;
每星期上健身房4~5次;
每個月有10場以上的聚餐;
每年出國旅行30日以上。
作者這樣豐富多彩的生活真的是我非常佩服及嚮往的~
之所以能做到這樣,全是因為他下了許多工夫在研究輸出方法,
想盡辦法讓輸入和輸出能達到平衡,成功讓學習和自我成長的速度發揮到最大極限。
因為作者做到了,所以我相信他的輸出法一定可以幫助讀者學以致用。
本書分為5個章節,分別是:
Chapter 1 輸出的基本法則
Chapter 2 以科學為根據基礎的表達術
Chapter 3 激發極限能力的書寫方法
Chapter 4 成效遠勝過他人的行動力
Chapter 5 提升輸出力的7大訓練
詳細的章節可以參閱網路書店的目次介紹
金石堂網路書店【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
博客來網路書店【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
樺澤紫苑各章節的方式都只有2~3頁的介紹,
再輔以圖像說明,可以輕鬆閱讀及快速理解,
這也是我非常喜歡閱讀樺澤紫苑書籍的原因。
這本書乾貨太多了,我只就我很有共鳴的點做分享!
鼓勵大家可以去找這本書來看~
輸入和輸出「3:7」的黃金比例
要把學習時間的比例分配從:輸入9輸出1輸入3輸出7。
輸入大於輸出是我之前學習的慣性,喜歡看書及上課學習,
但輸入再多若沒有輸出頂多也只是自我滿足,
並無法真正對生活起實質的助益~
原來關鍵就在於輸出的比例要大於輸入,
寧願讀一本書輸出一本書,
也不要讀了三本書卻沒有任何輸出,
因為,
人生,是靠輸出達到轉變!
反饋非常重要,檢視輸出結果,將經驗活用在下一次
若做到了輸出卻沒有反饋,
那輸出的效益及品質將無法持續成長,
相信作者是從不斷的輸出中去反饋自己,
才能不斷優化自己的輸出效益,
讓工作及生活更有時間達到一個平衝!
以科學為根據基礎的表達術
很多人對於輸出有恐懼,因為他們連表達都有困擾......
第二章節作者以科學為根據基礎列舉了30種表達的方式:
比如多使用正面語言、眼神接觸 、打招呼、閒聊、提問、拒絕、讚美、斥責、坦白、感謝、打電話等.....
看似簡單的行為背後卻有生理或心理上的科學根據,
也讓我自覺不能小看這些行為的意義,
「有做」跟「沒做」就是差別之所在。
例如「閒聊」,作者提到心理學上有個「單純曝光效應」,
比起閒聊內容,次數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接觸次數愈多,好感度也會愈高。
不用太擔心閒聊的內容如何,先開口才是王道!
凡事都是需要練習及累積的。
促使自我成長最有效的輸出方法---教人
學習金字塔(根據美國國家實驗室)
教是一個最有效的輸出方式,透過教會對方這個過程,
我們必須用淺顯易懂的表達方式,更可以發覺自己不清楚的地方。
回想我小學時候在班上的數學還不錯,
所以下課很多同學喜歡來問我數學問題,
透過不斷地教同學,真的讓我的數學成績愈來愈好,
我不用特別再花時間複習數學,
因為每當我教人一次,就是一次最好的學習經驗,
之前不懂這原理,但透過作者的介紹,
真的覺得促使自我成長最有效的輸出方法就是教人!
樂在其中,放鬆將可開啟更多靈感
開心的輸出,開心的行動,凡事更容易持續~
工作上也要能找到自己的快樂,
當做任何事都能樂在其中時,身心將更能放鬆,
靈感在放鬆的情況下更能產生,
當靈感源源不絕時,生活中將沒有什麼事可以困住自己!
如何讓自己保持快樂?
笑容是一個簡單又厲害的祕訣,
作者列舉了8種笑容的效果,
這麼高CP值的方法,不笑就太可惜了~
笑不出來怎麼辦?
就先從時時保持嘴角肌肉上揚開始,
一個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的人,
人緣一定比臭臉的好,
當我們生活不如意時不要想著去改變外境,
有時把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就從讓自己的嘴角上揚開始,
你將發現一切會開始變得不一樣~
感謝可以激發腦內物質的分泌
感謝可以激發大腦分泌多巴胺、血清素、催產素及腦內啡
這些腦內物質都是可以讓人產生動力、幸福感、提升健康的激素,
不需要透過外力,只需要多做感恩,說出謝謝,
就可以提升輸出的動力及成效,是不是很神奇又簡單呢!
我現在每天都會至少寫下五件感恩的人事物,
之前覺得這沒什麼所以並沒有特別重視,
但不斷聽到朋友分享持續做五感恩帶給自己生活很大的助益,
所以也激起我開始寫每日五感恩的行動,
加上我也想藉此培養我的持續力及感恩的能量頻率,
連續每日五感恩一個多月以來,
我發現自己的身心狀態愈來愈穩定,
對於身邊的人事物不再容易認為理所當然,
幸福感也油然而升,可見感謝真的是好處多多!
先求有再求好
我算是個完美主義者,
所以每次寫一篇文章都要花我很多的時間心力,
後來我不再執著完美,而是追求超越自己~
因為完美代表不犯錯,
但怕犯錯本身就是阻礙成長的原因之一!
人都是需要從錯誤中學習成長的,
因為追求完美而害怕犯錯,
反而讓自己的成長受到限制,
這過程其實花了我很長的時間去摸索及放下,
所以當我看到作者說先花時間琢磨「三十分的完成品」時,
真的很有共鳴
第一次的輸出可以設定先做完就好,
目標30分而不是100分,
因為第一次花太多心力想做到完美,容易後繼無力,
反而先求有再求好,完成率高,從做中學,反覆修正,效率和品質也更好。
自我挑戰
沒有挑戰,就沒有成長;將「自我滿足」轉換成「自我成長」。
當自己有害怕犯錯的限制性信念時,
就會讓自己安於舒適區,不想去做挑戰的事情,
但人也不是毫無準備地就去接受挑戰......那反而會產生危險~
如果可以經由學習來提升興奮感,
腦內的多巴銨也會大量分泌幫助自己成長,
我自己是真的很享受學習的興奮感,
每當自己又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時那種成就感及滿足感,
真的會讓自己上癮
那種心路歷程就像在爬大山一樣,
過程雖然辛苦,但當登上山頂看到那心曠神怡的山景時,
會覺得一切都值得了,而且下次還想繼續挑戰!
採取行動
知道再多方法,如果不採取行動一切都是空談,
如何克服拖延和不想做的心情?
作者說只要努力五分鐘,就能啟動「動力開關」!
伏隔核就像大腦的動力開關,
萬事起頭難,先努力5分鐘,
讓自己產生勞動興奮,伏隔核就會開始產生作用。
先做就對了!!!
列出清單
大腦最多只能同時處理三件事!
隨時做輸出,避免大腦作業超出容量,
工作中若浮現許多念頭、想法、靈感時,
可以透過寫下來,來清空大腦的文件夾,
並練習盤點大腦中的情報,
將該做的事縮減成三項,
專注在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上,
將可以避免讓事情發展成重要又緊急的事項,
我們的生活才不會一直在忙碌緊張中渡過~
總之,輸出的好處多多~
可以獲得反饋、學以致用、讓自己變快樂、志同道合的夥伴找到你.....
作者最後說到,儘管超過四十歲了,
轉動輸入和輸出的循環,是對大腦最好的鍛練,
只要持續每天學習、自我成長、獲得新發現,
肯定每天都過得很快樂,這點我深有共感
金石堂網路書店【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
博客來網路書店【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