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惠晴學姐帶我去看這場展覧,
因為事前不知道是聯展,
以為是廖堉安的個展,
這展覽有趣的是還可移動你的腳步,
到隔壁的預售屋建案接待所裡看展,
要不是我和學姐一起壯膽說要看展,
還真不好意思只看展不看建案呢😅
招待所二樓的牆上展示吳詠潔的畫作
廖堉安風格的立體作品~好療癒~
第一次看到廖堉安的作品是在新樂園參觀惠晴學姐的展覧,
那時對它作品的印象是有個人風格、用色獨特,
畫面內容有種搞怪的感覺~
這次看展深刻體會到這種搞怪是種廖氏詼諧感😆
廖堉安作品的生物表情及動作,
總是能精準地搔到我心坎裡,
動物無辜又不耐煩的眼神~
被搔癢到忍受不住抓牆的抖動線條,
讓我現場感受到一種變態的療癒感😅
加上學姐是他的好朋友,
所以我把握機會發揮好奇本性,
與藝術家分享我對於他畫作的感受及疑問,
之後有了一場很棒的藝術對談~
得知通常一幅作品廖堉安需要花三~四週的時間完成,
因為他用的多是壓克力顏料,
仔細欣賞他的畫作時,
會發現看似平整的畫面其實厚塗了很多層顏料,
加上會用膠帶等工具製造不同細節的層次變化,
所以要等待厚塗的顏料完全乾燥才可能再上另一層顏料,
因此一件作品的誕生,
背後其實是需要付出許多心力及時間的!
【延伸閱讀】非池中藝術網│藝術線上學習:壓克力顏料創作 廖堉安
廖堉安的畫面乍看是沈重的,但其實內容是輕鬆的,
而吳詠潔的作品乍看是輕鬆的,但內容卻是沈重的,
當天很可惜吳詠潔不在現場,無法跟本人請教作品的內涵,
不過和廖堉安透過創作的表現手法來探討作品呈現給觀眾的不同感受,
真的受益良多,
如果現場沒有和藝術家交流,
我自己可能也看不出這麼多趣味在其中~
吳詠潔用色淡雅、線條靈活輕柔,
有種輕盈柔和的感覺~
廖堉安形容吳詠潔的畫面顏料像加了很多水又被擦掉的感覺,
而廖堉安作品看似平塗其實顏料很濃厚,
加上運用很多規律的符號,
相較之下作品感覺比較沈重,
但細心品味會感受到兩者互補的對比!
畫面像是加了很多水的水彩又被擦過一樣~
這件作品很有趣,可以腦補很多故事出來~你想到什麼呢?
熱到冒泡的鴕鳥?還是不願面對現實的烤雞?耐人尋味的故事畫面~
你覺得這隻貓在探照什麼呢?
廖堉安嚴謹詼諧的作品給我一種單純直接能會心一笑的共鳴,
吳詠潔輕柔的畫面裡那些斷肢流著黑血的小人物~
會像細針一樣刺激著自己內心的脆弱及傷感……
兩個人的作品在同一個空間展出,
彼此產生出一種平衡又有趣的對比,
真的是場很特別的觀展經驗,
二人的作品畫面都很有故事性,
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作品投射出內心的想法及感覺,
彼此不同卻又可以互有共鳴,
這就是藝術交流之所以吸引人的奧妙之處!
學姐戲稱這是青花瓷系列,工筆超細膩的~
我的展場照片因為手機調過光線的關係,
色彩跟原作有點出入,
現場畫作色彩更明亮,質感也更細膩,
鼓勵有興趣的人可以把握時間前去帝門藝術中心觀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