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畫像是小學生繪畫技能的基礎之一,
分享自畫像教學中我自己的3個引導重點!
引導重點1 : 五官要分開觀察練習
鏡子是畫自畫像的好夥伴,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觀察自己了呢?
如果一開始就要學生看著鏡子把自己的五官描繪出來,
大部份的學生會不知從何開始,
也容易憑著印象畫五官,
這時就常會出現勾勾鼻、彎彎嘴等樣版式的五官,
而不是真的透過觀察描繪自己五官的特色!
所以第一步驟我會讓學生分開練習五官的描繪!
引導時可先讓學生觀察比較不同明星的照片,
說出他們發現有什麼細節不一樣?
老師再歸納說明五官描繪時要注意的要點,
當學生能聚焦觀察時,
他們幾乎都可以畫出眼睛、嘴巴、鼻子的特色出來。
例如描繪嘴巴時:
1.讓學生觀察上唇及下唇的厚度及線條變化
2.注意嘴角是否有上揚或下垂的特色
描繪鼻子時:
1.認識鼻根、鼻樑、鼻頭、鼻翼及鼻孔的位置
2.正面描繪重點在鼻頭、鼻翼及鼻孔的形狀
下面是引導時的五官分別練習,
透過這樣的聚焦觀察,
學生描繪出來的五官都具有個人特色,
接下來就是教學生如何把五官放在正確的臉部位置上。
引導重點2 : 要了解五官的比例位置
通常臉部的大小跟手掌差不多,
所以我會讓學生先用手掌量自己臉的大小,
再把手掌放在八開圖畫紙的中央勾勒出臉的大小,
接著教導學生認識臉部的基本比例,
將臉部分成幾個相等的部分,
再將五官依據比例位置描繪出來,
學生分開觀察五官都可以描繪得很仔細,
但要畫在正確的位置及比例,
就需要引導觀察及不斷地調整修改。
下圖是學生把五官畫在臉上時常會出現的狀況,
眼睛畫在額頭的位置,
連帶著鼻子及嘴巴畫得太高,
造成頭頂比例很短、下巴比例變得很長~
儘管我已經說明過臉部五官的比例位置,
但學生還是需要在實際練習中去學習如何調整比例!
過程中不用怕學生畫錯,
反而是針對錯誤去指導時,
學生更能具體觀察及了解到認知與現實的差異,
這觀察及修改的過程很磨師生的耐性,
但透過這樣的經驗,
學生更能體會如何觀察細節及拿捏比例的練習,
辛苦完成的作品也將更有成就感!
如果學校教室有數位大屏的老師,
可以運用小畫家的"選取功能"擷取要移動的五官,
再移動圖片到臉部的正確位置,
前後比較的效果超好,
學生當場看到時都會”哇~~~“的驚嘆😆
能幫助學生當場理解五官位置及比例的重要,
也會讓看到差異的孩子更明白如何去修改自己的作品。
五官調整前
五官移動調整後~
引導重點3: 玩"猜猜我是誰"?
自畫像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
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及不斷增進他們的自信心,
避免學生因為畫畫而產生焦慮等情緒問題!
一開始大部份的孩子都怕自己畫得不好,
儘管我不斷肯定鼓勵他們也不見得會因此有自信,
最好的方式是讓同儕去證明他畫得很好~
如果是你會怎麼做呢?
我的做法是讓全班玩"猜猜我是誰"?
運用小組加分方式鼓勵學生猜猜老師手上的自畫像是誰畫的?
幾乎每件自畫像都能在三次以內被猜中,
有些畫得很傳神的自畫像,
全班同學在舉手搶答時會特別熱烈,
看到學生上台領取作品時害羞又開心的神情,
真的很可愛!
當班上同學可以猜出這是他畫得自畫像時,
他當下就對自己的作品產生信心,
也對別人的作品產生興趣,
會進一步去欣賞觀察畫中的特色及細節(因為這樣才能猜中是誰)
喜歡音樂的自信帥哥
村上隆的小花出現了~
背景讓學生自由發揮,可以看到學生不同的面向
更多的作品可以上美感心玩藝的粉專觀看~
教學省思:
現在科技教學輔具愈來愈便利,

有時「危機就是轉機」,
原本是學生很沒自信的自畫像,
如果能有一次具有成就感的學習經驗,
往往會成為他建立自信及喜歡藝術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