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是張德芬「身心靈三部曲」的最終章「創造篇」,
她運用小說的形式發展故事,
並在故事後給予心想事成的30天實踐計劃,
讓讀者不只是知道,更有機會做到,
男主角阿南在尋找心想事成秘密的旅程中,
竟發現在秘密之後還有更重要的秘密……
唯有找到自己心之所嚮,
才能發揮內在強大的力量,
達到真正的心想事成!
作者一直認為,
「心想事成」應該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
但為何有那麼多人心想事不成?
或是明明目標達到了卻仍舊不滿足?
不快樂呢?
一般的教育注重外在累積的扎實功夫,
但為何有人明明很認真努力,
卻總是無法成功?
關鍵在於忽視了心靈的力量,
也不明白外在有形的世界,
是由內在無形的世界所創造的!
有句話說「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快樂幸福的真正途徑是向內探索,
心想事成的祕密就是要鍛鍊內心的力量。
我們的意念、思想是有能量的,
萬事萬物是由不同振動頻率的能量所組成,
而且會互相影響,無形操控有形。
振動頻率相同的東西,會互相吸引且引起共振。
以下這個實驗影片就可以證明這個法則。
作者隨著小說故事的進展,
推演出心想事成的方程式!
本書很多的重點著重在處理我們的情緒,
當我們的專注力在哪裡,
那裡就會放大。
能量會因我們的抗拒而增強,
形成一個像鉤子一樣的東西,
從周圍招引這些事物來到我們的生命中。
凡是我們所抗拒的,
只會更持續地來到我們面前,
直到你過關為止。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明明很不喜歡某種負面情緒,
但卻一直在生活中招惹到它的原因。
嫉妒、怨恨、怒氣等都是負面的能量,
只會吸引到不良的人事物來到我們的身邊,
積壓的情緒就是堵塞的能量,
它們會塞住宇宙能量流向你的通道。
我們很多的成長學習都是在「補」,
但如傳統醫學原理,
當身體已經不健康了,
不是光靠補就可以,
有時必須先「瀉」,
流動情緒就是很棒的一種瀉法。
創造出空間,才能讓新的東西進來。
但要消除人舊有的模式並不容易,
必須不斷培養內在的覺察力,
並運用有效的方式來重新設定內在信念。
要消除舊有模式有多困難?
作者舉了個發人省思的故事......
多年前英國有個馬戲團失火燒死幾頭大象。
人們發現那些被燒死的大象只是被一根細繩栓在木杆上,
但為何大象不逃脫呢?
原來當牠們還是小象時就被馴獸師用鐵鏈拴著,
訓練它們只能服從馴獸師的指令,
等到它們長大後即使被換上細繩,
慣性造成他們覺得掙脫無用,
而且沒有馴獸師的命令牠們也不會移動身體。
悲劇因此發生🥺
我們很多時候就像被細繩困住的大象,
明明可以掙脫卻因限制性信念及慣性而拒絕行動。
許多信念的形成來自成長經驗、父母師長、同儕、社會的輿論,
我們若不常去檢示它的有效性和真實性,
將會一直無意識地受它們操控,進而影響自己一生。
⬇️容易產生負面情緒的2大思想:
1.我需要XXX:
這一點來自自己內在的匱乏,
當內心無法滿足時,
將不斷地向外索取,
但匱乏吸引匱乏,
我們想要的都在相反的方向,
唯有當自己願意先付出給予時,
豐盛創造豐盛,
我們才能打破不斷向外索取的慣性,
得到真正的內在豐盛。
2.他應該XXX或不應該XXX:
這點來自控制慾,
我憑什麼要求別人按照「我的」遊戲規則過「他的」人生?
這世界只有三件事:
我的事,別人的事及老天的事。
別人的事我們管不著,
老天的事我們管不了,
管好自己的事其實最重要也最單純,
但我們大多時候都沒向內管好自己的事,
一直對外管別人的事及老天的事,
並與之對抗💥,
讓自己產生種種的不滿及負面情緒,
這不就是自尋煩惱嗎?
我很喜歡書中的這段話:
雪花的形狀沒有一片是相同的,
就像我們人一樣,沒有一個是相同的,
每一個靈魂都有獨特的個性和天賦,
都是宇宙不同方式的彰顯及表達。
以前的我,
很容易在心中評斷誰應該怎樣?
誰怎麼可以這樣?
造成自己的內在格局愈來愈小,
適應力也愈來愈差。
透過生命能量學,
如今我愈來愈能欣賞與我不同的美好🎁
我們來這世界是要修合一的功課,
當我們愈不排斥外在的人事物,
向內將自己的殘缺修補圓滿,
當內心圓滿外在世界自然也順利,
一切自然而然,心想事成,不求而得~
【心想事成背後的陷阱?】
若你追求的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那你最後就算達到了,
也不會真正獲得幸福滿足的感覺~
最近在能量學大堂課中聽到一位上市上櫃大老闆分享:
他因為小時候生活很困苦,
所以不想讓孩子過著跟他一樣困苦的生活!
他永遠記得當他的孩子出生時,
他內心的喜悅及滿足,
後來他不斷工作讓事業成功賺大錢,
以為給孩子最好的物質就是最好的生活,
他的孩子常會要求爸爸陪他玩,
但他總是說:
「爸爸工作很忙,你自己去旁邊玩!」
這位大老闆透過一個活動整個痛哭覺醒,
他說他的孩子曾畫過一張圖,
圖上是他自己一人在玩小汽車,
爸爸在遠遠的電腦前工作,
中間寫著「我好孤單」這四個大字,
他竟在活動中才感受到他孩子的痛苦,
自己竟然白白浪費了十年的時間,
才發覺賺很多錢並不是他真正要的,
他想要的是家庭的幸福跟溫暖👪
他承諾回家後要好好抱抱他的孩子,
並跟孩子說:
「爸爸再也不把工作帶回家,會好好陪伴你。」
這真誠的自白當下讓我感動到落淚!
書中提到心想事成的第2步驟是向宇宙發願,
但請不要為難宇宙,放手讓宇宙成全!
不要指定我的感情一定要跟誰在一起才是幸福~
因為跟誰在一起才是最適合的?
相信宇宙比我們清楚多了!
所以在發願前,
要不斷向內檢視自已的「需求」~
問問自己為什麼想要?
是因為身材外表?
因為對方有錢?
因為得不到不甘願?
還是因為......?
若許下我一定要跟某人在一起的願,
但在一起之後產生種種問題,
可能又會變成不是我所想要的......
作者張德芬特別提出~
很多人以為吸引力法則可以用來操控別人!
例如:
讓花心的老公回心轉意,
讓不聽話的孩子變乖!
這些是人們錯誤的幻想🎭
吸引力法則是你本身散發出來的頻率,
吸引相對應的人事物來到你的生命當中,
如果我們發願、祈求、觀想都是在要求別人改變,
那是不符合吸引力法則,也是不切實際的!
這是一本故事情節好看,
內容又有建設性的書籍!
非常推薦大家先從首部曲「遇見未知的自己」讀起,
若有興趣,
歡迎一起支持作者張德芬的書哦👍
若想更直接了解宇宙能量法則,
超級推薦心成能量學,
真的太多人因為這組課程而徹底明白自己不斷卡關的根本原因,
並且有落地有效的親證方法,
幫助我們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有興趣了解的有緣人歡迎報名【心成能量學課前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