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2下午到新泰國中的美感實驗教室,

由新興糊紙文化為我們帶來一場特別的紙偶研習

20221012_192420.jpg

站在講台前的年輕講師,其實是新莊在地傳統紙紮工藝店的第四代!

這代還將台灣傳統紙紥工藝帶到法國 『巴黎布朗利博物館』展出,

新興糊紙文化成員-張徐展,還運用紙紥工藝拍攝定格動畫並入圍金馬獎👍

如今張徐展的複眼叢林個展正在北美館展出!
展出時間到2022/11/13,有興趣的人可以把握時間前去觀展哦~

可以到新興糊紙文化粉專進一步了解紙紮工藝美學

 

藝術很有事第49之2: 張徐展的紙偶異想世界

紙紮行業第四代用糊紙動畫闖進金馬獎!

《複眼叢林》張徐展:貼在身上的標籤,我自己重寫

 

【傳統文化不是消失,而是沒有被看見】

透過講師的分享才讓我進一步了解傳統紙糊還有分成紅事和白事,

因為從小我們對於紙紥的印象就是跟喪葬(白事)有關,

容易下意識產生排斥的心理,也讓這個精美的傳統工藝被忽視了.....

紅事紙糊常在廟宇建醮或普渡時看見,

舉凡土地、大士、山神等紙偶或王船都是~

想要成就一項糊紙藝品,

必須要紮竹、剪紙、彩繪、泥塑等複合式的技藝相乘堆疊才能成就。

這次研習深深體會到,

若拿掉金童玉女靈厝這些紙糊的任務意義,

單就藝術欣賞的角度,他們的製作真的是非常精美!

20221012_192330.jpg

20221012_192251.jpg

「尪仔龕」也是紙糊呈現的一種形式,

尪仔類似現在的公仔,

「尪仔龕」有點像右圖的日本仕女用玻璃框將它罩起來,

只是左圖的人偶材質是用紙糊~

20221012_192207.jpg

因為研習時間有限,在簡單介紹完傳統糊紙文化後,

接下來的二個小時要讓我們親手做出自己的紙偶!

可以是套在手指上的指偶,也可以是用竹筷立起的紙偶~

20221012_191958.jpg

S__70213651.jpg

20221012_183520.jpg

首先,我們先領取需要的材料及工具,

中間那把繡剪真的非常好用,是剪紙時的好工具

20221012_191925.jpg

講師運用投影片說明不同紙張所要製作的身體部份,

一開始先用白紙做紙偶的身體(還沒穿衣服),

若需要製作胸部、腰身、肚子等身型變化都可以自己發揮創意去修飾,

黏著的部份是用白膠固定,

最後再用色紙或皺紋紙等紙材去進行外部服飾的設計,

這時自己可以化身為服裝及造型設計師,

好好為自己的紙偶打扮,感覺好像回到小時候玩紙娃娃的感覺

20221012_192056.jpg

20221012_191909.jpg

20221012_191843.jpg

下面是用染劑染過色的棉花,可以用來做為紙偶的頭髮!

20221012_183415.jpg

可以運用竹片、鐵絲結合紙張做出許多頭飾或道具,非常小巧可愛

20221012_183351.jpg

可以呈現各種不同的四肢動作及角色造型~

20221012_183448.jpg

手腳都是用紙捲捲成的,可以視自己的需要修剪長度及變化動作~

先由上身做起,最後再完成下半身的部份。

S__70213657.jpg

這是今天現場一位老師完成的女巫作品,

運用色紙原本的花色做出衣服的效果非常吸睛,

背後還有可愛的小披風

1665582060012.jpg

這是我最佩服的一件作品,

短短二小時可以把豬八戒的身型及動作表現得維妙維肖,

而且褲子的皺褶處理的好漂亮

1665582060313.jpg

這是同事的作品,先將身材做出前凸後俏的效果,

再用皺紋紙堆疊出魚尾長禮服,

用銀色色紙剪貼出水鑽的效果,

最後的堆高髮型真的是女王氣勢啊!!!

S__70213654.jpg

最後這是我的作品,

看到那些漂亮的色紙就想到很適合當日本的和服,

加上紙偶的身體一開始就是紙筒狀,沒什麼腰身,

非常適合用日本傳統服飾來呈現,

背後其實還有幫她做腰帶的蝴蝶結裝飾及綁包包頭,

但時間真的很趕就來不及拍背面照了,

我在最後二分鐘完成了木屐的部份,

並且成功讓他自己站立起來

 

S__70213653.jpg

很難得有機會透過認識傳統紙紥工藝,

進一步體驗親手做紙偶,

下午過足了當服裝設計師的癮

也增加了之後讓學生做偶時的形式及題材,

不過人型紙偶真的有不少造型上的小技術需要特別指導學生,

但完成時真的會非常有成就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好奇樺 的頭像
    好奇樺

    美感心玩藝

    好奇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